当前位置:首页 > 毒蛇新闻 >

农村习俗说:“蛇进家不能打”是什么原因?打了会怎么样?

时间:2018-07-16 来源:毒蛇网 作者:蛇迷 点击:0

   导读:农村习俗说:“蛇进家不能打”是什么原因?打了会怎么样?民间对蛇的讲究最常见的有“蛇进家门不能打”,“看见蛇打架(交配)会倒霉”,“压死蛇要倒霉”三种比较神奇。后两种,敝人文章《看见蛇交配要倒大霉?破解法来了!》和《陈鹏解梦说习俗:开车不小心压死蛇了怎么办?》已经写过,今天陈鹏解梦要写的是为何民间有“蛇进家门不能打”的说法。
农村习俗说:“蛇进家不能打”是什么原因?打了会怎么样?
   “蛇进家不能打”可以换一句话表达,那就是“为何家蛇不能打?”
   经常会进家门的蛇,有个专业名词,叫“家蛇”。之前两文写的是蛇可能引来晦气,那么“家蛇”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居然与晦气无关,反而是莫大的幸运!就让陈鹏解梦给大家揭秘其中的神奇。
   家蛇,是生活在住宅周围的几种蛇的统称,包括黑眉锦蛇、奶蛇、线条家蛇、王锦蛇、白条锦蛇等,特点是对人无害,以鼠为食,无毒。因为经常进入家里,也就成了我们通俗说的家蛇。常盘绕于梁、檐、墙缝、瓦楞、阁楼。民间说法认为家蛇会保护人,家中有了家蛇,米囤里的米就会自行满出来而取不空。清吴震方《岭南杂记》说:“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游天大帝,龛中皆蛇也。欲见之,庙祀必辞而后出,盘旋鼎俎间,或倒悬梁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纤结,不怖人变不螫人,长三尺许,苍翠可爱。……凡祀神者,蛇常游其家。” 在这个说法里,家蛇,是蛇菩萨放到各家来帮助人、保佑人的,是蛇菩萨的代表或替身。陈鹏解梦在福建龙岩看过蛇菩萨的雕像。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供奉蛇菩萨的地方还蛮多。蛇在东三省更是“保家仙”之一。更发现有些地方干脆就把家蛇称为“蛇菩萨”。
   既然是蛇菩萨放到家里来帮人的,这些蛇本身不会主动攻击人,即使咬人也因其无毒而不会伤害到人,还会帮助其所在人家清除令人生厌的老鼠。这么看来,这些家蛇确实对家庭有利。
   陈鹏解梦在这里给大家设置一个疑问:同样可以为人民消灭家中的老鼠,为何蛇来了就是幸运,猫来却是“猫来穷”的民间说法呢?
农村习俗说:“蛇进家不能打”是什么原因?打了会怎么样?
   文章继续对为何不能打家蛇的进行阐述。陈鹏解梦综合各地讲究总结如下。
   1、家蛇是来帮人的,应当感恩而不是杀害。这个说法是老人家讲的,但年轻人不以为然,有时候见了家蛇也会狠狠打死。但打过家蛇之后,蛇再进来的概率就会降低甚至不来了。家运没以前那么理想,家人容易得病的现象会出现。关于这些现象,老人家的说法是得罪了蛇菩萨导致。如果只是对付老鼠的说法估计不足以让人信服,陈鹏解梦给您加上一条科学知识,老鼠实际上会携带大量的有害细菌,这些细菌很容易危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家蛇表面上是在消灭老鼠,实际上还在阻止大量有害细菌进入家里,在医学不发达的农耕社会尤其可贵。不明所以的朋友,可以来了解下“鼠疫”的定义,“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现在您了解家蛇的好处了吧。
   2、蛇有灵性,得罪蛇容易遭遇报复。蛇有灵性。蛇报恩我们基本是不期待的,《农夫和蛇的故事》大家都记忆深刻。但蛇报仇的传说,听完会让人不寒而栗。不管是因为伤到它然后蛇报仇的,还是将蛇泡酒若干年后开启时被蛇咬伤咬死的,案例太多,陈鹏解梦就不一一举例了。有人说,家蛇没毒嘛,咬一咬没关系,但若是它们展现“蛇打架”之类的给你看,也是很讨厌及晦气的。
农村习俗说:“蛇进家不能打”是什么原因?打了会怎么样?
   3、蛇又叫小龙。这里有个典故,说蛇可以成龙。《抱朴子》:“有自然之龙,有蛇蠋化成之龙。”《述异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虺是体型小且有毒的蛇。又有说法,“蛇修千年,入江为蛟,入海为龙。”中国以龙为图腾,皇帝又自称真龙天子。正因为蛇有小龙的说法,蛇入家门成了一种吉兆。大家知道的,吉兆嘛,预示带来各种好运的,对于家庭来说,就是家运亨通。
   因为有这些说法,过去很多人对家蛇持保护态度,而北方人甚至视家蛇为“镇宅之宝”,礼敬有加,不仅不打家蛇,还严格叮嘱孩子家人们看到家蛇时别打扰它们。
   习俗讲究很多,但真正执行起来差异却很大。陈鹏解梦家乡在南方省份福建的农村。从小见到的蛇着实多。家蛇也不少见,真遇到家蛇时,为防止吓到人,一般会用竹竿把它们挑出去。但若家蛇吓到人尤其是吓到孩子,家长一般会直接把它们打死,也算是以儆效尤的方式。举个实例,陈鹏解梦小时候有一次半夜起来尿尿,拉开蚊帐,一条蛇顺着蚊帐滑过手,啪的掉地上,当时真的吓得不行....想想那时候,晚上睡觉关好蚊帐不止是防蚊,还要防着万一想钻上床的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2641687017@qq.com 上一页     下一页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 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微信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 毒蛇网:皖ICP备13012650号
  • 网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