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蛇品种大全 >

【红尾筒蛇】资料品种简介

时间:2015-12-14 来源:毒蛇网 作者:蛇迷 点击:0

     导读:【红尾筒蛇】资料品种简介,红尾筒蛇别名两头蛇,红尾筒蛇通身酱褐色,体侧有污白色横纹,左右横纹在腹面相遇或交错于腹中线。我国海南岛、香港及福建厦门曾采到过标本。此蛇的自卫方式很特别,当受到威胁时,将尾竖起,俨如膨颈的眼镜蛇头部。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建议福建与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别将红尾筒蛇列为该省或特别行政区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 红尾筒蛇 
     拉丁学名 Cylindrophis ruffus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行纲 
     目 有鳞目 
     科 针尾蛇科 
     属 筒蛇属 
     分布区域 国外广泛分布于泰国、印度支那各国、南到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英文名称 Red-tailed pipe snake
 
     1、红尾筒蛇特征:
 
     全长450 mm左右。通身酱褐色,体侧有污白色横纹,左右横纹在腹面相遇或交错于腹中线;尾部有红斑。头小,背腹扁平;吻端宽圆,吻鳞高约等于宽;无鼻间鳞、颊鳞及眶前鳞;鼻孔大而圆,近吻端,背位,开口向上方,左右鼻鳞在吻背相切;前额鳞甚大,入眶,其两外侧与第二、三枚上唇鳞切;眼小,瞳孔直立,略呈椭圆形,眶后鳞1;颞鳞1+2;上唇鳞6,2-2-2式,下唇鳞6,前3枚切前颔片,后颔片一对较小,为一鳞片相隔开。背鳞平滑,21-21-19行,腹鳞187~195,与相邻背鳞的大小几无区别。肛鳞二分;尾极短,尾下鳞单行,7~8枚。
 
     2、红尾筒蛇分布地区:
 
     我国海南岛、香港及福建厦门曾采到过标本。国外广泛分布于泰国、印度支那各国、南到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本种的缅甸亚种C. r. burmanus Smith, 1943则分布于缅甸。
本种虽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但在我国仅福建厦门、海南、香港各采到1-2号标本,应予以保护。
 
     3、红尾筒蛇栖息环境:
 
     生活于稻田或花园等泥土疏松处,穴居,捕食时才到地面活动。捕食其他蛇类、鳗类。此蛇的自卫方式很特别,当受到威胁时,将尾竖起,俨如膨颈的眼镜蛇头部,借以恐吓敌害;与此同时,另一端真正的头则伺机钻入岩缝或木片之下,尾亦随后入内。
繁殖方式:卵胎生,产仔蛇3-13条。估计数量 在我国迄今只发现数条。
 
     4、红尾筒蛇保护措施: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建议福建与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别将红尾筒蛇列为该省或特别行政区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组织人员调查在我国的分布及数量,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为进一步保护提供依据。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5、红尾筒蛇有毒吗?
 
     无毒蛇品种,咬伤还是需要用水冲洗。
 
     6、红尾筒蛇生物学:
 
     生活于稻田或花园等泥土疏松处,穴居,捕食时才到地面活动。捕食其他蛇类、鳗类。此蛇的自卫方式很特别,当受到威胁时,将尾竖起,俨如膨颈的眼镜蛇头部,借以恐吓敌害;与此同时,另一端真正的头则伺机钻入岩缝或木片之下,尾亦随后入内。卵胎生,产仔蛇3-13条。
 
     7、红尾筒蛇图片:

红尾筒蛇

红尾筒蛇

红尾筒蛇

红尾筒蛇

红尾筒蛇
 
     8、红尾筒蛇视频: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页     下一页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 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微信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 毒蛇网:皖ICP备13012650号
  • 网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