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镜王蛇 >

不属于十三经(不属于十三经的是什么书)

时间:2024-02-29 00:23:50 来源:毒蛇网 作者:养蛇达人 点击:91次

不属于十三经(不属于十三经的是什么书)

我是寻天凌寒,只发言之有物的文章,点个关注吧![灵光一闪][送心]

《十三经》是南宋时期确立的十三部儒家经籍,其中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有人就会疑惑,为什么里面所列的不是单另的《春秋》经,而是《春秋》三传?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春秋》经与传被合并成书了。

《春秋》经与传的关系,就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古文书籍,带不带注解,只是说类似。

“古代经自经,传自传,各自单行”,即各自为书,也叫“单行别本”。

本身古文已经很简略了,春秋经作为史官记录,它更为简略。甚至可以直接说是流水账

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写字是比较讲究用词的,但是《春秋》的记录者其实更是讲究中的讲究人。

就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春秋》经原文是这么记载的:“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就这么短短的九个字,主谓宾齐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再无赘述。

但实际上这短短的九个字其实包含的内容很丰富。

比如,此处“克”表示杀的意思,那为什么用“克”而不用“杀”?

关于这一点,《公羊传》与《榖梁传》就给出了略有不同的释义。

《公羊传》表示因为要强调郑伯的恶,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因为郑庄公的母亲不喜欢郑庄公,更喜欢他的弟弟太叔段,所以想要立太叔段为国君。

《榖梁传》则释义因为追随太叔段的人很多。

那为什么明明是郑伯的弟弟,却不用“弟”这个字?

《公羊传》倒是说得很简单,因为太叔段与国为敌。

《榖梁传》则稍微详细一点,因为太叔段身为郑国的公子与郑庄公的弟弟却丧失了两者应有的品质,所以不以“弟弟”称之。

那又为什么要写明事件发生地点在“嫣”?

《公羊传》表示因为其与国为敌。

《榖梁传》则表示这是对郑庄公杀弟弟的强烈意愿的批评,太叔段都已经逃离郑国国都去了嫣,还是没有放过太叔段。

上面提到了《公羊传》与《榖梁传》对《春秋》经中那段故事的观点,那么《左传》又是怎么说的呢?

《左传》除了释义那句话里字词的用意:太叔段的作为不符合“弟弟”这一身份,所以不称其为“弟第”,因为太叔段的所作所为与其势力两者更像是两个国君,所以称之为“克”,称“郑伯”亦是在讥讽郑庄公对弟弟的失教。不言“出奔”,则是史官的笔下为难。

《左传》还补充了郑庄公的母亲是谁,又为什么她不喜欢郑庄公而喜欢太叔段并交代了一些这三人之间的这段经文背后的故事。

可见,要是没有传,只有经文,这就跟极简洁的文字记账一般,而且比后世的史书记录的内容还要少,十分不利于流传。

正如桓谭在《新论》中所说“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所以无论从利于流传的角度来说还是利于后人理解这点来说,确实没必要再单传经了。

反正三传里也已经把“经”写进去了。

(禁转)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页      没有了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 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微信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相关文章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 毒蛇网:皖ICP备13012650号
  • 网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