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豪猪是豪猪科动物通称,豪猪的品种比较多,有一定的差异,中国有2属2种分布,以前没有禁食野生动物之前,是南方人喜欢吃的野味,现在不准作为食用养殖了。豪猪最受大家关注的还是豪猪刺,它们用满山的棘刺保护自己,即使老虎狮子也望食心叹,无法下手。豪猪体型肥大,最大者体长达70厘米以上,体型如大老鼠一样。豪猪的食性是吃植物类,走路摇摇晃晃霸气十足,下面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豪猪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中文名:豪猪
拉丁学名:Hystricida
别名:箭猪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啮齿目
亚目:豪猪亚目
科:豪猪科
属:3属
种:11种
豪猪,是豪猪科3属11种动物的通称,中国有2属2种。以棘刺闻名,棘刺有保护御敌作用,最长可达35cm。遇敌时棘刺竖立抖动,发出“沙沙”声响,紧急时能后退,再有力地扑向敌人将棘刺插入其身体。豪猪体型肥大,最大者体长达70厘米以上;头小、眼小,四肢短粗;背部与尾部生有长而硬的棘刺,此系防御天敌的重要器官;头骨较细小,颧弓不外扩,而鼻腔却甚膨大;有20枚齿根很浅的牙齿。栖息于山坡、草地或密林中。洞居。夜间活动,并常有一定路线。走起路来棘刺相互摩擦有声。
植食性。每年繁殖1次,分布于非洲、欧洲的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草原中。
豪猪又叫箭猪,意即满身针刺的猪。其实它根本不象“猪”,因为它从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像簇箭一样的棘刺。特别是臀部棘刺长得更长、更多,其中粗者宛若筷子,长者近达半米。每根棘刺的颜色是黑白相间,鲜明夺目。豪猪除有棘刺外,它还有一个肥壮的体躯,锐利的牙齿,鼠一般的嘴脸,因此属于啮齿目动物。
豪猪是啮齿目动物中的一类。身体肥壮,自肩部以后直达尾部密布长刺,形状如猪但项上、背脊上有棘鬣,一尺多长,很粗,刺的颜色黑白相间,粗细不等。豪猪出生时就带刺,不过这时候刺很柔软,大约10天后才会变硬。南美洲的卷尾树豪猪。这种豪猪长着一条能卷缠的尾巴,能卷住树枝。使之成为一个攀援能手。
豪猪科成员以身上有棘刺而著称,直生而向后弯曲,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粗而直的黑色相间纺捶形棘刺,身上的毛演化成保护性的棘刺在很多哺乳动物中都出现,而啮齿类中甚至在豪猪型亚目中就出现在多次,但是以豪猪科的刺最为发达。豪猪科的棘刺比较容易脱落,有些种类还可以将棘刺射出,豪猪身体后方的棘刺要比前方的更发达,抵御敌害的典型姿势就是将身体背向对方。
北美豪猪约1米长,体形显得很笨拙,上身披有硬棘刺,四肢及腹部的棘刺短小而较软,但它却是一个攀援能手。它长长的毛发中茂着秘密武器2万根尖刺。头骨及下颌均为豪猪型,咬肌穿过大眶下孔,门齿和釉质层全为复系型(Multiseria),颊齿4个,脊形齿。
旧大陆豪猪大多数是食草动物,以各种各样植物的根、鳞茎、水果和浆果为食。最喜食瓜果、蔬菜、芭蕉苗和其他农作物。豪猪在塑造地方性职务的多样化和扩散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印度豪猪挖洞可促使许多植物的种子发芽。在农业区,它们吃花生、土豆、南瓜等农作物。非洲的豪猪还能吃对家畜来说有毒的植物。有些扫尾豪猪能够爬树,吃各种树上的果子。
这些动物是陆生的,不像北美豪猪那样会爬树。它们是出色的挖掘者,可以建造自己的洞穴或挪用和改造其他动物的洞穴。它们的饮食包括多种植物材料,但也包括腐肉。被啃过的骨头经常散落在窝点周围的地上;这些可以被咀嚼以获得钙质。
豪猪能很熟练地用前爪处理食物,使劲把食物“钉”在地上,用力把它咬碎吃掉。通常情况下,豪猪单独觅食,尽管有时它们也三三两两地一起吃东西。它们偶尔也吃骨头,会将骨头带到洞里,用以磨牙或吸收里面的磷酸盐。
豪猪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洞里睡大觉,晚上则出来找食物吃。世界上的豪猪大体分为东西半球两大类。中国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都有豪猪分布。豪猪在南欧也能见到,是豪猪型亚目唯一见于欧亚大陆的成员,而以东南亚种类最多。其豪猪科分成短尾和长尾两个类型,短尾的类型包括豪猪和南洋豪猪,体型大而粗壮,身上的刺较长,在森林和草原中都有分布。其中南非豪猪身长超过80厘米,刺最长达30厘米,是所有哺乳动物的棘刺中最长的。长尾类型包括扫尾豪猪和长尾豪猪,体型较瘦小,刺较短,尾长,尾的末端有一丛较长的刺,尾巴摇动时可发出声音。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
易危(VU)——1种;无危(LC)——1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