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眼镜蛇是剧毒的毒蛇,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多的毒蛇品种,世界各地分布的比较多,但不同地区分布的眼镜蛇品种不同,毒性大小也不同。有蛇友想了解眼镜蛇品种图片,问各品种眼镜蛇都长什么样子?下面毒蛇网小编就来分享一下。
舟山眼镜蛇为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中大型前沟牙类毒蛇。头椭圆形,与颈不易区分。受惊时常直立起前半身,颈部平扁扩大,做攻击姿态。颈后有一宽大的白色饰纹,形态较为多变。体背面黄褐色、深褐色或黑色,具若干条白色横纹,少数个体无横纹或不明显。多于白昼活动,常见于农田、灌丛、溪边等地。捕食蛙类、蜥蜴、蛇类、鸟类、鱼类等。在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
喙眼镜蛇曾被作为埃及眼镜蛇的一个亚种,后被上升到种。 Naja annulifera annulifera亚种; 成年平均体长为150 – 220 cm, 最大250 cm, 雄性通常大于雌性。Naja annulifera anchietae亚种; 成年平均体长为130 – 190 cm, 最大230 cm, 雄性通常大于雌性。Naja annulifera anchietae亚种的外形和Naja annulifera annulifera亚种相似. 颜色也很相似,只是本亚种还有黄色和橘黄色个体而从来没有发现黑色个体。
2004年,科学家在非洲肯尼亚发现世界上最巨型的喷毒眼镜蛇,蛇身长达2.75米,每次能释出的毒液足以杀死15至20人。这条大型喷毒眼镜蛇起初被归类为“黑颈喷毒眼镜蛇”,后来才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品种:阿氏射毒眼镜蛇。
埃及眼镜蛇,IUCN 红色名录: NE,是体型粗壮且毒性强烈的大型毒蛇,身长为1.5—3米,是爬虫纲有鳞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生物。主要分布于北非及中东地带,活动于撒哈拉沙漠及叙利亚沙漠附近。最显著的特征是硕大的头部及颈部,以及宽阔的喙部。眼睛相比其它蛇类而言偏大,而且有着圆型的瞳孔。颈部的皮褶膨起时可以宽至15至18厘米。埃及眼镜蛇是非洲最常见的眼镜蛇,具毒性,而且经常袭击人类,在当地造成了不少死亡事件。
孟加拉眼镜蛇(拉丁学名:Naja kaouthia),又名单眼镜蛇,是一种大型前沟牙毒蛇。受惊时常将体前半身竖起,颈部平扁扩大做攻击状,此时背部显示单圈“眼镜”状。 也是它的名字“单眼镜蛇”的由来。孟加拉眼镜蛇蛇体一般长1.5m左右,与别的眼镜蛇一样,颈部也会膨胀,蛇身可直立起来。孟加拉眼镜蛇有剧毒,属混合型毒素,被咬后会出现痛楚及肿胀,严重的可致死亡。
缅甸眼镜蛇(Naja mandalayensis),蛇亚目、眼镜蛇科动物,分布于缅甸。眼镜蛇属的成员体型矫健,多数身长能达1.8米(6呎)或以上,颈部与身体花纹变异很大,一般颈部有单眼纹或双眼纹,有的没有花纹。它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能扩张的颈部。当遇敌时,眼镜蛇会张大颈部,举起身体的前半部并低吼,这能使蛇看上去比实际的体型要大。
印度眼镜蛇(拉丁学名:Naja naja),是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一种蛇,亦是眼镜蛇属中的重要代表种。印度眼镜蛇是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因此得名。此蛇种及整个眼镜蛇属的学名关键词“Naja”,语源来自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
黄金眼镜蛇(学名:Naja Nivea)属于眼镜蛇科,眼镜蛇属,体长全长1.2~1.4米,全身黄金色,身上会长有黑色的斑点,头椭圆形,是造成非洲蛇伤最多的毒蛇之一。黄金眼镜蛇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的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莱索托。活动时间是在每天的日间与傍晚,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亦会捕食青蛙、蜥蜴。毒性占据奈吉尔·马文南非十大致命毒蛇名单上的第二名,仅次于黑曼巴。